体悟因果丨奕齐影业举办《修身养性·心经》活动
近日,奕齐影业举办了一场《修身养性·心经》活动,旨在为同事们带去身心洗涤的同时,缓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体悟佛学因果说。《心经》作为世人皆知的经典,言简义丰,传递了豁达通然的智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本次《修身养性·心经》的活动带给了很多同事们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有不少同事是第一次抄写《心经》,也早已远离文房四宝多年。这种难能可贵的体验令同事们大有收获,也对以“儒释道”为立身之本的奕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同事分享道,“佛法无边,渡人者自渡。当心静下来,做事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多交流也能产生更好的结果。抄写《心经》时,我专注于感受当下,开始逐渐领悟自己和内心的关系,明白了持之以恒,才能养成更好的心境,从容面对一切境遇。”
对此,奕齐集团董事长马奕谦先生表示,“所有命运,皆为因果承负。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什么样的人,修什么样的果。所谓的风水,是你在心中种下的每一个念头。所谓的修行,就是你在人间留下的善行。世事有轮回,天理有循环,命运有定数,自己种下什么因,终会结什么果。”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天赋、不是出身,而是格局。感悟并认知以下这8条定律3条原则,将成为每位奕齐人创造价值和美好的必经之路。
因果定律&施受定律
人的语言和行为是“因”,对应发生的事件变化是“果”,而种“善因”或是“恶因”很多时候会被人无意识决定,从而产生不可测的结果。明确自己的想法和念头,就能多思考一步预期结果。而施受定律则是对因果定律的进一步解读,布施欢喜,收获欢喜、布施怒气,也被人撒气。你给予出去的物质或情绪,都将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你身边。因此,当你心思纯正地给予他人帮助时,也将收获美好的回报。
深信定律&应得定律
当你深信一件事一定会发生时,它就真的很可能发生,不论是好事、或是坏事。用乐观、积极的信念取代悲观、消极的想法,就能给自己种下属于自己的福报,这就是深信定律。而应得定律则同样可以归类为信念范畴,我们拥有的一切成果其实都是我们应得的,如果与想要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也不必灰心懊恼,只是缘分还没有到。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扩大自身的正向影响力,相信会有更多“应得”。
吸引定律&放松定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便使用相对通俗的语言解读了何为吸引定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获得什么样的朋友,你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因此,摆正心态,积极生活,能感染更多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而放松定律则是指当人处于空明心态时,有望成就最好的结果。“欲速则不达”从两一个角度阐述了当人处于急躁状态下的糟糕结果,也从侧面应证了放松定律对做人做事的升华效果。正如《金刚经》中写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利他定律&当下定律
奕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大商之道无算”就是利他定律的体现。不论是人还是企业,为他人求利益,也会令自己受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的公司经久不衰,当公司“利他”时,自我价值往往会同时提升。当下定律则是指我们对命运的专注点只能也只需要是“当下”,做好当下,就能种下善因,结出善果。
负责原则&宽恕原则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不能依赖他人四处推诿。唯有具备负责任的态度,为自己的生活和境遇负责,才能具备不畏挫折坚定向前的力量。而宽恕原则则是指彻底原谅他人的过错,也宽恕自己在人生旅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目的就是为了不被痛苦和怨愤的情绪裹挟,打破沉重的精神枷锁,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爱自己原则
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怎么去爱别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交朋友,不论健康或疾病、富有或贫穷,都要爱这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只有真正的爱自己,才能真正热爱世界,赋予自己心的自由。
庄子云:“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厚德方能载物,人的境遇和成就其实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因果有报,利他利己。想一想,你,能承载多少?